行業(yè)新聞 2023.03.06
2月28日,全國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推進會在蘇州市召開,來自民政部養(yǎng)老服務司和北京、天津等地的民政系統(tǒng)養(yǎng)老服務處負責人,以及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適老建筑實驗室、東南大學建筑學院等單位研究者參會,并實地走訪老年人家庭聆聽他們的心聲,集思廣益共推老年版“夢想改造家”落地有聲。
“老人需要什么樣的改造”“哪些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可以享受財政補貼”“如何更好推進改造”……推進會現場,對于這些難題,江蘇正在破題探索。“江蘇重視養(yǎng)老服務,很多方面的探索走在全國前列。這次選擇在蘇州開推進會,也是基于蘇州的經驗做法可推廣、可復制、可借鑒。”民政部養(yǎng)老服務司養(yǎng)老服務保障處處長孫文燦說。
兜底困難老人,讓居家養(yǎng)老更安心
90歲的鄭永祥老人是蘇州常熟市海虞鎮(zhèn)汪橋村村民,和老伴一起生活。“老伴多年前因中風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起居需要我?guī)椭?,但隨著我年紀大了,也有點力不從心,孩子也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天天在身邊照料。”鄭永祥拉著記者看家中的新變化,臥室內根據老伴的需求,配置了適老床、電動護理床、起身扶手等,衛(wèi)生間更換適老增高馬桶,安裝一體化適老扶手架等,客廳還安裝了煙霧報警器和緊急報警器。“去年年底改造完成后,老伴生活上對我的依賴減輕了,心情也變好了。”
汪橋村60歲及以上戶籍老人有618人,老齡化率達30%。老年人基本不愿意離家養(yǎng)老,為了讓老人原居養(yǎng)老更安全,目前村里像鄭永祥一樣完成適老化改造的家庭共有89戶。“村里為老人進行量身定制的適老化改造,空巢、獨居、高齡、失能等特殊老年人家庭不出一分錢,就能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質。”汪橋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錢曉東介紹,從2021年起,村里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深受老年人歡迎。鄭永祥家的改造總費用約8000元,根據補貼政策,享受40%封頂3000元的財政補貼,剩余5000元差額,經村委議事會議通過,由村集體出資。
省民政廳一級巡視員沙維偉介紹,去年省級13個部門印發(fā)《江蘇省基本養(yǎng)老服務指導性目錄清單》,明確將家庭適老化改造列入基本養(yǎng)老服務項目。對符合條件的低保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按照規(guī)定項目和標準免費給予適老化改造,鼓勵有條件的地區(qū)擴大改造對象范圍,給予適當補貼,同時引導慈善組織、愛心企業(yè)等社會力量捐贈支持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建立多渠道保障機制。以蘇州常熟市碧溪街道李袁村為例,按照不同對象不同待遇,村內老年人家庭分類成一二三四類家庭,其中一類家庭包括特困、低保、低保邊緣和低收入老年人家庭,享受政府全額補助;二類是一、二級殘疾老年人家庭,計生特扶老年人家庭,改造費用的80%由政府補助;三類家庭是三、四級殘疾、失能、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家庭,改造費用的40%由政府補助;為鼓勵更多老年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村委通過民主商議,擴大補助范圍,將65周歲至79周歲老年人家庭納入第四類家庭,給予改造費用20%的補貼。目前,全村已改造107戶,其中一二類家庭適老化改造全覆蓋,80周歲以上老年人家庭完成改造98戶,占老年人家庭的65.3%。
兜底困難老人安全舒適原居養(yǎng)老生活,一直是民生保障的重點發(fā)力方向之一。自2020年,我省已連續(xù)四年將“實施3萬戶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納入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多措并舉賦能“原居享老”。省民政廳養(yǎng)老服務處副處長劉蓓介紹,去年全省共完成困難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3.6萬戶,超額完成年度改造任務,平均每戶改造標準約3300元。三年來,全省已高質量完成10萬戶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任務。
借城鄉(xiāng)更新東風,服務養(yǎng)老大民生
28日上午,記者走進86歲老人沈傳明家中,約90平方米的老屋坐落于常熟市虞山街道北門大街社區(qū),家里收拾得溫馨整潔。“老屋里智能設備不少呢!”沈傳明喜歡帶人參觀翻新后的家,進門就有感應器,廚房配備燃氣泄漏報警裝置,床頭還有智能感應小夜燈。近兩年他和老伴自費翻新了老屋,得知有適老化改造補貼政策后,索性一同進行改造,也讓老屋“添智慧”了,房屋翻新花了約兩萬元,其中適老化改造約3000元由政府補貼。
社區(qū)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蘇詠梅介紹,近年老城在進行城市更新,不少老小區(qū)住戶以老人為主,社區(qū)選取華豐園小區(qū)等老小區(qū)作為老年人家庭適老化集中改造示范點,乘城鄉(xiāng)更新東風,在室內適老化改造時,同步推進老舊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室外游園適老“微更新”。
蘇州市民政局局長陳正峰介紹,2016年至今,蘇州市累計完成近2萬戶家庭適老化改造、81個小區(qū)連片改造,并正在與老舊小區(qū)改造、老年友好型社區(qū)建設、城市新基建、古城保護更新等工作相結合,逐步打造“從家里到家外,從社區(qū)到城市”的整體適老化。
“從適老化改造能看見城鄉(xiāng)更新溫度,在推進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不遺忘老年人,這座城市才是有溫度的幸福美好城市。”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穎認為,老齡人口日益增多,民政部門、住建部門、規(guī)劃專家等多方應加強聯合,共同用好城鄉(xiāng)更新契機,推動“蘇式頤養(yǎng)”。
“我們知道適老化改造是好事,但我家是新建房,一開始擔心改造破壞家中裝修,因此持觀望態(tài)度。”常熟市碧溪街道李袁村曹祖根老人告訴記者,后來社區(qū)工作人員多次上門,結合居家環(huán)境特點,拿出詳實改造方案,他覺得細節(jié)考慮得體貼周到,原先的顧慮也消散了,還希望能抓緊落地。
“唯有注重細節(jié),才能做到有溫度。”周穎介紹,改造本身不復雜,多從老人視角看城鄉(xiāng)建設,能以最小化的改造帶來較高程度的老人幸福感的提升。例如,張貼標識時,需考慮到部分老年人需乘坐輪椅,存在視線變化,因此標識不宜張貼過高;設置無障礙通道時,需考慮斜率與摩擦系數;架設無障礙扶手時,需設置更寬的截面以易于抓握和承重。
大力發(fā)展養(yǎng)老產業(yè),提升適老化改造品質
汪橋村入口處就是老年友好公園,公園占地約1.5萬平方米,于2022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初春午后,漫步在公園里,可以看到很多老人,他們下象棋、曬太陽聊天、在智慧步道上遛彎……記者注意到,老年友好公園里隨處可見適老化設備,例如緊急呼叫按鈕和幫助站立的扶手。
見到兩位老人在涼亭柱子旁聊天,記者問道:“您會使用柱子上的‘一鍵呼叫’緊急按鈕嗎?”她們慈祥地回應:“知道!村里志愿者都教過了,一旦頭暈眼花,就打開蓋子、按下按鈕,按鈕與村應急指揮中心相連,工作人員及志愿者馬上就能收到信號,趕到公園幫助我們。”錢曉東告訴記者,公園里的適老化設備令不少老人及其家人心動,主動要聯絡市場化的公司上門定制改造方案。
陳正峰介紹,蘇州正在有序拓展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對象范圍,在保障特殊困難人群應改盡改、動態(tài)全覆蓋基礎上,率先將適老化改造從保障兜底人群轉向覆蓋所有老人,探索市場化發(fā)展路徑,形成“政府補一點、家庭付一點、企業(yè)讓一點”的方案,為更多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提供適老化改造服務。
在老年友好公園,記者還看到一輛標有“居家養(yǎng)老從適老化開始”標語的廂式卡車,車子簡直是一間適老化改造“樣板間”。“樣板間”及老年友好公園的適老化改造均由南京??低ń】诞a業(yè)有限公司完成,公司董事長汪明介紹,提及“適老化”概念,老人較難理解,“樣板間”開到村頭,能讓適老化改造真實可感。蘇州從老年人的安全、健康等需求出發(fā),建設20多個適老化改造樣板間,提供多種可行方案讓老人挑選。昆山市在各社區(qū)開展宣傳,提升適老化改造的社會知曉率,推進“適老化”概念走進人們生活。
目前蘇州已在全國范圍內招募百余家像??低ㄟ@樣的服務商,形成國企、民企公平競爭的市場格局。通過蘇州市養(yǎng)老服務業(yè)發(fā)展引導基金,帶動一批智慧養(yǎng)老、康復輔具等“專精特新”企業(yè)快速發(fā)展,為適老化改造提供優(yōu)質產品和高效服務。
2022年,蘇州康養(yǎng)集團與日本松下等康養(yǎng)頭部企業(yè)合作,搭建蘇康養(yǎng)輔具展示中心,集康養(yǎng)輔具展示、租賃、銷售于一體,引入的輔具及設施涵蓋助行、助潔、護理等數百個品類,為老年人家庭了解養(yǎng)老輔具和適老化改造搭建平臺。
省民政廳養(yǎng)老服務處處長林莉介紹,江蘇支持金融機構向養(yǎng)老機構發(fā)放資產抵押貸款,鼓勵市場化、規(guī)范化程度高的養(yǎng)老服務企業(yè)掛牌、上市。全國與養(yǎng)老相關的企業(yè)超27萬家,江蘇以2.6萬家總量居全國第一。
“十四五”期間,蘇州將完成5萬戶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目標,江蘇要完善居家適老化改造標準,完成10萬戶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