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fā)了模擬人類運動系統(tǒng)的先進人形機器人,其中兩位叫腱志郎(Kenshiro)和腱悟郎(Kengoro)。這兩具最先進的機器人可以模擬人類活動,包括體能訓練和體操。
科技冒險報(techxplore)報導,隨著機器人技術的進步,許多種類的機器人已愈來愈普及,不過大多數機器人仍是單一用途的機器,比如有些是為了組裝汽車而設計的,而近期許多機器人是運輸用的。但是人型機器人仍是個比較少見的領域,也不一定有真正的實用目的,不過它仍然是機器人工程學中最引人入勝的部分,而且透過人型機器人的研究,我們可以學到許多人類自己運動的奧秘,有助于開發(fā)仿生義肢與動力外骨骼等實用化器材。
腱悟郎做健身操輕而易舉
為此,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專門設計模擬人體結構的零件,并且組裝它們,使整個機器人盡可能接近人類行動的模式。他們給機器人設計肋骨籠,骨盆和旋轉關節(jié),由于這個計劃是以仿人類肌肉骨骼為核心,因此將機器人賦與「腱」這個姓,名字依據就以日文男子名常用的排行來命名,第一代叫小太郎,第二代叫小次郎,第三代叫腱藏(腱三),第四代叫腱志郎(與四郎同音),第五代叫腱悟郎(與五郎同音),目前腱悟郎是最先進的,它問世于2016年。
腱悟郎要做俯臥撐也是會流汗的
腱悟郎的體態(tài)很靈活,一般的暖身體操早已難不倒他,還可以做俯臥撐、引體向上、彎腰、甚至打羽毛球。某個有趣的特點是,他也會因為劇烈運動而出汗,因為他的運動模式是模仿肌肉的彈性弦,在持續(xù)運動時,身體也會發(fā)熱,為了避免過熱受損,團隊還開發(fā)了一套機器人水循環(huán)冷卻系統(tǒng),運動產生熱量可以由蒸汽經過鋁骨制架上的小孔排出,就像出汗一樣。
研究人員聲稱,腱悟郎的體態(tài)自由程度很高,要比以前的人型機器人更靈活,比如他可以掂起腳尖,或者像是人類沉思一樣歪頭撇腦,這是以往人型機器人辦不到的。
2011年研發(fā)的小次郎,當時性能還沒有悟郎那么靈活
科幻迷稱,日本的機器人果然還是設計的比較可愛,東京大學團體為機器人設計了比較討喜可愛的臉,如果是詹姆斯卡麥隆來設計,給它裝個鐵骷髏,那它就成了魔鬼終結者了。
研發(fā)團研發(fā)將這些心得發(fā)表達在「科學機器人」期刊(Science Robotics)上,讓其他同行能夠了解到研究進度。
(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8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暨中國國際康復博覽會由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主辦,迄今已成功舉辦十一屆,是我國唯一一個國家部委級殘疾人輔助器具博覽會,也是中國最大的福祉及康復博覽會。
2018年10月11-13日,福祉展將匯聚全球康復、輔具、養(yǎng)老、健康、福祉、殘疾人用品、老年人用品等產業(yè)的新技術、新應用,引領產業(yè)未來發(fā)展,助力企業(yè)開拓無限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