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yè)新聞 2020.05.07
在我國殘疾人群中,視力殘疾占到1/5,其中近2/3為有康復需求的低視力患者。與這數(shù)量龐大的低視力患者相對應的,是目前依然薄弱的康復水平。
視力殘疾包含兩類人:盲人和低視力患者。低視力患者不是一點視力都沒有,而是有一些殘余視力,因此這部分人具有一定的可用視力,如果能夠將這些視力充分利用起來,可以大大改善這部分人群的生活獨立性,提高生活質量。
兒童低視力,盡早干預是關鍵
低視力主要分布于老人群體,但由于有漫長的殘疾年數(shù),加之兒童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低視力帶給他們的危害將遠高于老年人,所以更應該引起大家的關注和重視。
這些兒童低視力常見眼病值得注意
1. 先天性遺傳性疾病,如眼球發(fā)育不良、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青光眼、白化病、先天性黃斑病變、視神經(jīng)、視網(wǎng)膜病變及眼球震顫等;
2. 高度屈光不正和重度弱視;
3. 角膜病、眼外傷等,孩子在玩鬧中易受外傷,尤需注意;
4. 早產(chǎn)兒視網(wǎng)膜病變。
對于低視力患兒,一定要在6歲前及時發(fā)現(xiàn)和早期干預。因為,0-6歲是視覺發(fā)育和大腦認知發(fā)育、感覺統(tǒng)合建立的關鍵期,大腦感覺信息80%來自視覺,視覺信息缺失將可導致認知功能障礙,致使孩子的生活能力低下,影響他們適應環(huán)境和社會人際交往的能力。
那么,怎么早期發(fā)現(xiàn)呢?
· 眼檢篩查。關注兩個重要時期:1. 出生0-28天新生兒先天性眼病篩查;2. 6個月-3歲嬰幼兒的視力篩查,發(fā)現(xiàn)眼病予以干預。
· 家長關注孩子的對視能力。爸爸媽媽們可以試試看和孩子進行對視,如果孩子出生4-8周沒有對視能力,很可能存在問題,盡早前往眼科檢查。
低視力康復:充分利用殘余視力
低視力康復并不能將患者的視力提高到正常,而是在仔細評估的基礎上,根據(jù)患者的需求定制合理的康復方案,讓患者更加有效地利用殘余視覺。
低視力康復流程圖解
在醫(yī)療機構的低視力門診、基層康復機構或社會中的視光中心開展低視力工作時應該依照以上流程對患者進行專業(yè)的低視力服務。
使用適當?shù)闹暺魇堑鸵暳祻偷闹匾緩街唬?0%以上的低視力患者可依靠助視器提高視力。
低視力康復不只是視覺康復。對于那些采取多種治療措施,仍無法得到完全改善的低視力患者,可以接受包括定向行走、生活技能培訓、心理輔導等在內的康復課程,幫助他們擁有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
低視力助視器的種類和使用特點
助視器是能夠改善或提高低視力患者視覺及活動能力的任何一種裝置或設備,可分為光學助視器、非光學助視器和電子助視器。
光學助視器:可分為遠用助視器和近用助視器。
1. 遠用助視器稱為望遠鏡,是低視力患者用來觀察遠處的物體,最好在靜態(tài)使用。
2. 近用助視器稱為放大鏡,是低視患者用來觀察近距物體。常見的有手持放大鏡和眼鏡式助視器。使用近用助視器時,應將目標放在物距的附近.才能觀察清晰,眼睛要靠近鏡片,以便增大視場,同時也減少高倍放大鏡引起的觀察物變形。
如何選擇合適的光學助視器?
1. 放大倍數(shù)越大,放大能力越強,但同時也增大使用難度。配鏡時應本著能滿足其需求的條件下,盡量選用放大倍數(shù)較小的。
2. 工作距離越短,即鏡片離眼越近,則視野越大,觀察的范圍也越大。但實際最佳距離要看眼睛的舒適度。
3. 助視器越重越不便于使用。塑料透鏡比玻璃透鏡輕,但表面易劃傷。
非光學助視器:不是通過凸透鏡或光學系統(tǒng)的放大作用,而是通過改變周圍環(huán)境來提高患者的視力。包括照明條件的改變、濾光鏡、大字印刷品、閱讀架、盲杖等。
相比較,近年隨著電子科技的發(fā)展,新型電子助視器可以提供更高的放大倍率,大視野,更自然的閱讀姿勢和可變的工作距離,不會出現(xiàn)成像的畸變和色散等現(xiàn)象,更加便攜、受到低視力患者的青睞。
視覺輔具齊聚,專業(yè)論壇助力
2019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暨中國國際康復博覽會(CR Expo 2019)將于2019年10月10-12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
本屆博覽會繼續(xù)打造視力展區(qū),匯聚肇觀、視氪、瑞杰瓏、榮光美沃、國宏康、Orcam、Dot Incorporation等知名視覺輔助企業(yè),聯(lián)合呈現(xiàn)行業(yè)最先進的助視產(chǎn)品和技術,打造專業(yè)的視力輔具一站式選購和適配平臺。
同期將舉辦第十屆國際低視力康復論壇(點擊查看論壇詳情),進一步推動國內外低視力康復前沿動態(tài)、研究成果、以及視障輔具的全方位交流。